当前位置:

从问题到课题——教师应如何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一)

时间:2024-02-19 09:37  来源:教科室  点击: 次  责任编辑:信息中心
        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学科知识以外的又一项教师必备技能。有人提出了“不搞教学过不了日子,不搞教研过不了好日子,不搞科研好日子过不长”的观点。这说明了教育科研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那对一线教师而言,应当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呢?
        首先要独具慧眼,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教育科研工作也是如此,发现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更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内在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就会生发出教育科研的行动。在一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发现问题才能形成教育科研的内驱力?
        第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建构生成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阵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除了达成教学目标外,也会生发出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捕捉到这些信息,发现问题。
        第二,在教育教学的困惑中发现问题。在很多学校,一线教师已经把教育科研作为改变自身教育教学现状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鼓励各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广大一线教师应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困惑进行思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其转化为教育科研的行动。
        第三,在教学研究的实施中发现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课程理念进入教师的视野,于是不管是在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还是在对学科知识的处理上,教师都能发现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科研就成了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新时代的教师而言,教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因此,广大教师要不断学习,以专业标准要求自己,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研究。